02.東吳 x 陽明 草根論壇 【現場記錄】

時間|2014.12.28(日)13:00-17:00

地點|東吳大學第二教研大樓三樓D313

開場

議題導讀

我覺得主導性太強了

第一階段(小組討論)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二階段(全體分享+貼點)

講最重要與最急迫的問題,為什麼,有哪些理由?

平等參政權:第二組

稅制: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第五組

教育:第一組、第二組、第四組、第五組

薪資(勞資):第一組、第三組、第六組、第七組

居住:第三組、第六組

第一組|

(本來有九個,後來提出最後三個)

  1. 稅制:因為遺產稅,讓社會階層無法流通。
  2. 教育:長期的軟實力問題,改變人民的根本價值觀。
  3. 勞資:現行勞方對比財團的談判籌碼是相對低的,勞動條件也較無保障。

第二組|

  1. 平等參政權:貧富差距會影響參政權,代議士能不能忠實反應選民意志,又將影響有關財富的政策制定 。以參選台北市市長為例,候選人要出兩百萬的保證金,候選人背後與財團又是什麼關係呢?
  2. 稅制:證所稅、遺產稅的問題。
  3. 教育:也是會影響社會階層的流動,階級的再次複製。
  4. 低所得

原本認為參政權與稅制一樣重要,但若考量最重要或急迫,我們看到無論哪一個政黨都不一定會通過社會正義的法案,若無法改善這個問題,根本就無法帶出我們想要的政策改革。而稅制改革會進而帶到教育、低所得問題。

第三組|

第四組|

稅制,可以透過立法廣泛地被收回。又,物價不斷上漲,薪資也會受影響。又稅制、薪資也會影響健康權的不平等,這也涉及醫療資料分配不均的問題。

第五組|

  1. 稅制是最重要的:因為,稅金是整個國家運行之本,其所產生的稅金都會支柱其他政策面向。稅制的改革,可以平衡資本社會所造成的問題。
  2. 教育:是改變的根本之處。

第六組|

基本薪資與房價並列第一

窮人買不起房子不是問題,連白領都買不起就是問題。這背後是房價?或地價被財團炒作。

第七組|

  1. 稅制
  2. 薪資最重要的是基本薪資。
  3. 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城鄉差距、收費標準不同等。

這些都應該由政府進行資源的重分配。

  • 主持(怡碧)歸納|根本核心問題:什麼是不能促使階級流動!或者造成階級世襲!
  • 目前聽起來七組的討論,主要是提到:

    1. 稅制
    2. 勞資(解方未討論)
    3. 教育資源分配不公(是結果還是原因尚不清楚,五組有提到)

    另,有提到:

    1. 居住權問題:連中產都無法購屋
    2. 健康不平等:與社會福利分配都有關以及醫療設施的不平均
    3. 參政權,可能是因也可能是果,具備工具性的角色。

    各組分享後,分別有參與者又提出:

    1. 社會分配不均也造成文化上的不對等
    2. 但原住民的文化背後運作的機制,跟現代社會靠勞務所得是不同的。這不只是文化差異所致,也包括不同文化背後的運作機制所致。

    貼點結果

    第一:稅制

    第二:教育

    第三:勞資

    第二階段(全體針對貼點結果討論如何改變)

    1.針對課稅不均:

    1. 依照薪資在一定狀況,課一定級距的的所得稅
    2. 遺傳稅也應該要有一定的級距。
    3. 取消富人在某些產業(例如電子業)的優惠稅制作為產業或財團的保障。
    4. 提高房地產增值稅
    5. 當我們說要提高什麼稅的同時,請先說出理由。什麼都要課稅,那富人都離開台灣了。所以我覺得比較可行的是遺產稅。
  • 主持(怡碧)歸納|大家認為的社會不公:
    1. 不希望資源的世襲,所以任何有助於這樣的狀態應該去避免
    2. 付出與投入,若與最後的所得是顯不相當時
    3. 因為某一政策,或部分人為、地域所造成的不平等

    主持(怡碧)結論|

    透過稅制的改革,可以進行社會資源重分配,並調整經濟結構。但,提出的方案,多是修法的層次。例如:

    1. 訂富人所得稅,但對富人的定義以及類型和原則,還要進一步討論。
    2. 房屋與土地交易的部分,要有時價課徵,或是漲價歸公(但是買賣差價都要課,還是漲越多稅率又不同,有不同想法)
    3. 修遺產稅,讓每個人應該都要有公平的出發點。
    4. 証所稅應該要課徵。
    5. 取消某些產業的優惠方式。

    又,我們需要思考房屋本質應該是商品性質,還是一個居住的基本權!

    2.教育:

    1. 過往的教育結構,可以改變階級的流動。但現在多元升學的才藝考試制度,多少就變成階級一定程度的家庭才能促成。所以看似多元的背後,變成階級問題。
    2. 網路科技是教育最基本的保障權利,可使其與其他文化資本等差異有機會弭平。
  • 主持(怡碧)提醒|教育無法改變階級流動,是不算你念了多少書,都無法因此改變階級的狀態。
    1. 這背後最大的原因:學費。因為學費太高,比較窮的人就要背學貸或者是去打工。能如何改善人人可以借由教育,取得跟人家競爭的資格!但現在是你連想要獲得教育,就需要去賺錢,你根本沒辦法去練習、學習。
    2. 教育真的能夠促使階級流動嗎?
    1. 我認為一個美好的社會,教育是可以讓我們每一個人可以往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或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但現在因為教育的不平等,臺北小還可以接觸到更多的藝文資訊,可是偏鄉的小朋友就無法時,這就不只是學費的問題。
  • 主持(政哲)提醒|我們要談的是實際的問題,我們要避免陷入。
    1. 我們無法改變我們彼此爸爸媽媽的薪水差異,但我們應該努力讓我們每個人在學校學習等的基本資源是一樣的。
    1. 家庭,是我們無法改變的資源,所以我們要改變是學校所提供資源的平等。
    2. 城鄉差異與政治體制的中央集權,是否都影響了教育資源分配?
    3. 如果9年國民義務教育,是因為某些學校很夯,所以造成了比序的差異,那為什麼12年國教也是如此。這不是要12年或是9年的問題。而是思考如何處理比序的問題。
    4. 現在教育制度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給學生我們要他學的,不是給學生他想要學的。
    1. 公立、私立大學乃至技職體系的學費補助的確不同。但單純拉低成一致的標準是否公允,也不見得。
  • 主持(政哲)問|把教育視為一個公共財?或者公私立(台灣的狀況)?或者美國(私立甚至比公立好)
  • 主持(怡碧)結論|

    影響教育不公的可能原因如下(但進一步的解方比較少):

    1. 入學方式 > 透過樂透或抽籤?
    2. 高學費 > 德國模式,公共化?讓公私立有較相近的資源。
    1. 可能沒有好的有別於學士或技職教育,影響她未來的就業機會 > 如過往有較清楚地分流
    2. 資源不公,例如區域或是公私立大學。

    ☛ 補充連結:

    01.東吳 x 陽明 草根論壇【會前會】

    02.東吳 x 陽明 草根論壇 【現場記錄】

    03.東吳 x 陽明 草根論壇 【會後討論記錄】